千年惠州

唐朝建置和循州刺史事略 第19期

  唐平定嶺南后,廢郡復州,在今廣東境內(nèi)設立25個州共96個縣。武德五年,改龍川郡為循州總管府,轄循、潮兩州,其中循州領歸善、河源、博羅、興寧、海豐、安陸、石城七縣。貞觀元年(677)二月,朝廷命加大并省,因山川形便分全國為十道,第十曰嶺南道。廢循州總管府,循州改屬嶺南道。又據(jù)《舊唐書·地理志》和《惠州府志》記載,唐中宗嗣圣元年(684)改循州為雷鄉(xiāng)郡,析興寧縣地置雷鄉(xiāng)縣;唐玄宗天寶元年(742)又改雷鄉(xiāng)郡為海豐郡,領歸善、博羅、海豐、河源、興寧、雷鄉(xiāng)七縣。在唐代,惠州地區(qū)最高行政長官為循州刺史,而在入唐280多年以來,能留下姓名的循州刺史并不多。目前能夠考據(jù)出姓名的循州刺史僅17位。

  楊略(《新唐書》作“楊世略”),原為隋朝俚將,隋唐鼎革后,于唐武德五年(622)領循、潮兩州歸唐,被委任為循州刺史!杜f唐書》有記楊略與隋末南方農(nóng)民起義軍首領林士弘大戰(zhàn)之事:“武德五年,士弘遣其弟鄱陽王藥師率兵二萬攻圍循州,刺史楊略與戰(zhàn),大破之,士弘懼而遁走!笨梢姉盥耘c循州有守衛(wèi)之功。

  張睿冊,大理寺少卿,唐永徽元年(650)因監(jiān)察御史韋思謙劾奏中書令褚遂良抑買中書譯語人地,張睿冊以為準估無罪,為褚遂良袒護,因此受牽連,被貶為循州刺史。

  崔玄藉,唐儀鳳三年——— 開耀元年(678-681)任循州刺史。據(jù)《大周故銀青光祿大夫使持節(jié)利州諸軍事行利州刺史崔君墓志銘并序》記載,崔玄藉為清河望族崔氏之后,唐初名將屈突通之婿,以文德皇后挽郎起家,曾參加鎮(zhèn)壓陳碩真起義,因功升職,繼而征討吐蕃,數(shù)次轉遷邊鎮(zhèn)任職。仕途坎坷,曾被貶官落職,后封爵清河縣開國子,79歲壽終正寢。

  王師乾,約唐開元中期任循州刺史。據(jù)《唐王師乾神道碑》,王師乾,字修然,瑯琊臨沂人,官至諫議大夫,廬、循、道三州刺史。

  哥舒晃,唐大歷八年(773)任循州刺史。據(jù)《新唐書》,是年九月“壬午,循州刺史哥舒晃反,殺嶺南節(jié)度使呂崇賁”。大歷十年(775),朝廷任路恭嗣為嶺南節(jié)度使,擢流人孟瑤、敬冕為將,討哥舒晃,幰源筌姰斊渲校巫蚤g道輕入,克廣州,斬哥舒晃及其同黨萬余人。

  呂季卿,山西河東人,約唐貞元中期任循州刺史,歙州刺史呂季重之弟。

  段諤,山西汾陽人,約唐貞元中期任循州刺史,宰相段文昌之父,曾任江陵令。

  李翱,隴西成紀人,唐貞元年間進士,于元和四年至五年(809-810)任循州刺史!度莆摹份d其 《解惑》一文:“元和四年十一月,翱以節(jié)度掌書記奉牒知循州。五年,準制祭名山大川!

  周君巢,河南汝南人,唐貞元十一年進士,曾與韓愈同為董晉幕僚,是柳宗元在京時的朋友。柳宗元有《答周君巢書》,于元和七年(812)任循州刺史。

  渾鎬,甘肅蘭州人,元和十年(815)率師與王承宗大戰(zhàn)于恒州,因輕敵大敗而歸,加上有克扣軍糧行為,逐于元和十二年至十三年(817-818)被貶為循州刺史。他貶居惠州一年多后病逝惠州,臨終前上書“乞贈官、乞歸葬”,卒后贈工部尚書,歸葬長安。

  陳諫,河南許昌人,河中少尹,因參與永貞革新失敗,貶臺州司馬,于元和十五年至長慶元年(820-821)再貶循州刺史,后終于貶所。據(jù)《寶刻叢編》,韓愈撰《唐南海廣利王神廟碑》,由循州刺史陳諫書,并篆額。元和十二年廣州刺史重修南海神祠,以十五年十月立,此碑在南海廟中。

  宇文鼎,河南洛陽人,歷仕右拾遺、員外郎、御史中丞、刑部、戶部侍郎、華州刺史、循州刺史等職。據(jù)《冊府元龜》,宇文鼎于唐大和八年(834)被貶為循州刺史。

  何溢,陜西戶縣人,官至銀青光祿大夫茂州刺史,劍南、西川西山中北路兵馬使,封廬江郡開國公,于唐會昌中期任循州刺史。據(jù)《大唐故銀青光祿大夫使持節(jié)都督茂州諸軍事行茂州刺史何公墓志銘并序》,何溢“拜昭州刺史,……極言上聞,拜循州刺史!

  鄭亞,河南滎陽人,原桂管防御觀察使。唐大中元年(847),被誣于會昌五年與李紳和李德裕相表里,欺罔武宗,枉殺其弟,在朝中不能白吳湘之冤,于次年(848)被貶為循州刺史。任職三年,在惠州病逝。

  朱載言,進士,約唐大中五年(851)任循州刺史!度莆摹份d有杜牧《朱載言除循州刺史等制》。另李翱有《答朱載言書》。

  羅昌儒,湖北興國人。乾符六年(879)黃巢率軍從福建進入廣東,陷循州,循州刺史羅昌儒逃往興寧,卜居羅嶺(今寧新鎮(zhèn)長陂嶺),筑望先樓以居。其抒懷詩云:“明朝拜命刺循州,桑梓輕離不自由;一片丹心憂國難,兩行眉皺望鄉(xiāng)樓!绷_昌儒落藉興寧后,其子孫祖堂聯(lián)為“循州世澤,理學家聲”。

  楊在堯,福建興化人,唐天三年(906)進士,官右補闕。楊在堯任職循州刺史期間,在龍川學士巖留有“翰林石室”楷書石刻,為龍川進士韋昌明而題。唐朝滅亡于天四年(907),因此楊在堯極有可能就是唐代最后一任循州刺史。(何志成 嚴藝超)

(來源:2018年09月25日《惠州日報》)

編輯:黃秀霞

查看所有評論網(wǎng)友評論

所有評論僅代表網(wǎng)友觀點,與今日惠州網(wǎng)無關。發(fā)言最多為2000字符(每個漢字相當于兩個字符)
中文字幕欧美自拍,中文字幕乱码亚洲无码,se天堂无码视频在线播放,丝袜人妻美腿AV二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