惠州報業(yè)傳媒集團官方網(wǎng)站

龍門縣藍田瑤族鄉(xiāng)小洞村走上了“蝶變”之路

  龍門縣藍田瑤族鄉(xiāng)小洞村龍灣公園,綠道沿河蜿蜒而行,魚兒在河中嬉戲,小鳥在樹上撒歡,儼然一幅美麗鄉(xiāng)村優(yōu)美畫卷。小洞村曾是省級貧困村,自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工作開展以來,這個位于瑤鄉(xiāng)東北部的村莊走上了“蝶變”之路。

  

光伏發(fā)電助脫貧,小洞村賺足“陽光收入”。

  

龍灣公園干凈整潔是村民休閑娛樂好去處。

  小洞村下轄5個村民小組,約1160人,村民以前的經濟來源主要靠種植水稻、花生、柑橘、粉蕉等農作物,收入相對較低。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工作啟動后,市民族宗教事務局掛鉤幫扶小洞村。

  2016年至2018年,市民族宗教事務局通過各種方式,投入近300萬元支持小洞村發(fā)展項目。目前,村集體主要收入源自水電站、光伏發(fā)電兩大項目,每年收益約16萬元。

  “幫扶前,村集體年經濟收入只有5.5萬元左右!毙《创妩h支部書記劉少靜介紹,截至2020年,村集體年經濟收入達23萬元。隨著脫貧攻堅不斷深入,村里24戶建檔立卡貧困戶于去年順利脫貧。

  

村民劉為德種植的年桔成為致富果。

  

小洞村環(huán)境宜人風景秀麗。

  幾年前,村民劉海周住著平房,他和妻子的身體都不好,無法外出務工,且孩子也小。幫扶人員了解情況后,指導他學習釀酒技術,并給予他每年2000元的啟動資金。劉海周說,在幫扶人員的支持下,他們家的生活越來越好。如今,他憑借釀酒技能一年增收近3萬元。

  村民劉為德種植了近30畝年桔,疫情期間陷入了滯銷困境,情況類似的貧困戶還有3戶。幫扶單位多方聯(lián)系,為他們售出4.5萬斤年桔,帶來6.2萬元收入。去年12月,寒潮低溫天氣給小洞村的砂糖桔產銷帶來了考驗,幫扶單位再次想方設法為村民打開銷路,售出1.3萬斤砂糖桔。

藍田瑤族鄉(xiāng)小洞村生態(tài)環(huán)境良好。

嶄新的村民廣場。

  小洞村是新農村連片示范建設點,近年來共投入3000多萬元開展新農村建設,公共基礎設施逐步完善,村容村貌煥然一新。如今的小洞村,道路完全硬底化,還修建了村文化廣場、公園、農家黨校和村文化室。

  劉少靜表示,接下來,小洞村計劃引進企業(yè)打造占地14畝的特色民宿,預計今年底開業(yè),屆時不僅可為游客提供餐飲、住宿、兒童樂園等服務設施,還將為村民提供一定數(shù)量的就業(yè)崗位。

  來源:惠州日報

  惠州日報記者盧泓宇 黃宇翔

  本組圖片 惠州日報記者湯渝杭 攝

編輯:釔云
上一篇:

相關新聞

查看所有評論網(wǎng)友評論

所有評論僅代表網(wǎng)友觀點,與今日惠州網(wǎng)無關。發(fā)言最多為2000字符(每個漢字相當于兩個字符)
中文字幕欧美自拍,中文字幕乱码亚洲无码,se天堂无码视频在线播放,丝袜人妻美腿AV二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