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市政園林出心裁,打造濱江巧天工。昔日荒涼今日新,載歌載舞喜迎賓……”近日,“快樂濱江乒乓球”群一位球友就今年下埔濱江公園升級改造賦詩一首,引發(fā)眾多球友的共鳴。
作為城市的主要公共開放空間,公園建設不僅是休閑傳統的延續(xù),更是城市文化的體現,高質量的公園往往能成為一個城市的標志,也是城市文明和繁榮的標志。繼去年對東江公園實施品質提升工程后,我市今年又對下埔濱江公園、東江沙公園實施品質提升工程,打造成集生態(tài)、觀賞、游憩、體育、健身等功能于一體的江岸公園,營造了通透、簡潔、明快的親民濱水公共空間,提升市民的獲得感幸福感,助力建設國內一流城市。
市民在市區(qū)東江公園休閑游玩;葜萑請笥浾哏姇承 攝
充分聽取民意完善公園設施
上午,暖陽照耀下,漫步在市區(qū)下埔濱江公園,舉目望去一片綠意盎然,各種運動健身設施完善一新,四處活躍著休閑娛樂的市民。
新建的沙池邊,不少老人帶著孩子在玩耍,老人在一旁看護、聊天,孩子們蹲在沙坑里,“建設”著他們的新世界!靶⌒狞c,不要把沙子弄到別的小朋友身上。”張阿姨一遍遍提醒正在沙池里玩耍的小孫子,她說:“我老家在江西,來惠州好多年了。這公園進行了改造,現在有了沙池等小孩玩的設施,挺好的,我們經常帶小孩到這里玩。晚上,子女下班了,我經常到這里來跳廣場舞!
乒乓球臺旁邊,幾位市民正在打乒乓球!斑@是惠州較早的一個公園了,城市面貌日新月異,下埔濱江公園今年也換了新顏,修剪了密密麻麻的樹,采光好了很多,新增了很多休閑鍛煉器材。你看這新的乒乓球臺就很好,我們常到這里打球,鍛煉身體!闭趽]拍的常叔點贊。
位于西枝江南岸的下埔濱江公園,從西枝江大橋至水門大橋全長1.5公里,規(guī)劃總面積17.75萬平方米,是1998年建成的惠州市第一個江岸公園。因歷時久遠,公園出現植物雜亂、設施破損等現象。今年實施品質提升工程以來,下埔濱江公園的顏值有了大提升。
“我們在實施品質提升工程過程中充分利用各種途徑聽取民情民意。公園建成歷史較久,服務設施相對欠缺,群眾普遍建議增建沙池,方便小朋友玩樂,我們就在公園里增建了沙池!笔惺姓䦂@林事務中心相關負責人說。
除了新增沙池園地外,下埔濱江公園的體育場所、健身場地、燈光照明設施也得到完善。公園道路鋪設了瀝青面,給水排水設施得到修繕,疏理密樹殘次樹,鋪植草皮,美化防洪墻面,完善安全護欄,更新出入口,公園的康樂性、舒適性、觀賞性、通透性、安全性大大提升。
改造完成一個,市民點贊一個
通透、清爽是不少市民對品質提升后的東江沙公園的第一印象。漫步在沿江道上,江風徐徐而來,一邊是奔流不息的東江水,一邊是生機盎然的綠地,三三兩兩的市民在林間小道上漫步;健身器械上,老人孩子怡然自得。“公園改造后,園林景觀很開闊,我每周都會帶著孩子來游玩,經常看到老人在這里唱歌跳舞,吹拉彈唱,一派幸福美好的生活氣息!
東江沙公園建成于2003年,是許多老惠州人休閑娛樂的好地方,從東江大橋至東坡祠全長約900米,總面積約7萬平方米。公園歷經18年,存在植物老化、設施破損等問題。為了給周邊居民提供更為優(yōu)質的休閑運動場所,今年,市市政園林事務中心根據惠州打造“疏林草地”特色的園林建設要求,開展密樹疏理、草地鋪設、園路鋪裝、廁所改造、器材加裝等工程,提高公園的通透性、參與性和康樂性,構建通透簡潔的園林景觀,給市民營造了一個更加優(yōu)美、舒適的游園環(huán)境。
從去年的東江公園實施品質提升工程,到今年提升下埔濱江公園、東江沙公園顏值,我市公園品質不斷提升,改造完成一個,市民點贊一個!凹议T口的公園變得更好了,為我們提供了更多高品質綠色休閑空間,切實提升了惠民之州的幸福感!笔忻駝J豎起大拇指說。
惠州日報記者馬海菊 通訊員匡立紅
公園,讓我們生活更美好
去年以來,細心的惠州人會發(fā)現,隨著園林綠化品質提升工程的推進實施,市區(qū)的東江、下埔濱江、東江沙三大江岸公園悄然換了新顏,不僅顏值提高很多,而且功能更加豐富多元,空間更加通透明快,設施更加舒適貼心;此外,集休閑、觀賞、運動為一體的江北沿江健康步道全線貫通,更是以6.5公里的長度畫出一道微笑曲線。
公園是城市綠化名片,更是城市呼吸之肺。綠色植被不僅能夠吸收有害氣體、吸附空氣浮塵、減弱噪音、調節(jié)溫度,全面改善人居環(huán)境,亦代表著世間的生機。城市園林綠化既是物質文明的體現,更是精神文明的標識。在綠意盎然的城市里生活,人們的身心更健康、精力更充沛,而且想象力創(chuàng)造力也更為豐富和旺盛,從而助推社會文明、經濟發(fā)展?傊,公園,讓市民生活更美好,綠水青山必能產生巨大生態(tài)效益、經濟效益、社會效益。
眼下,“公園,讓我們生活更美好”正在惠州大地成為觸手可及的現實。改造升級后的三大江岸公園為市區(qū)增添更多更富生機的新綠,為惠州人呼吸清新空氣、舒展身心、游憩觀光、親近自然提供更好更為開放的公共空間。濱江步道、休閑廣場,抬頭有藍天、散步有公園,青山綠水間的鳥語花香,成為居民眼中城市生活的“幸福標配”。
城市是人民的城市。城市的主體歸根到底是人,生產之外還有生活,建設當中也需留白,在城市化進程中注重人文、守護詩意,切實提升園林綠化品質,滿足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,這是城市規(guī)劃的進步,是現代城市向人民城市本位的回歸。
“人,詩意地棲居”。這是19世紀德國浪漫派詩人荷爾德林寫下的詩句,從現代都市人的視角看,公園無疑為詩意棲居提供了一個寶貴空間。堅持以人為本,堅定生態(tài)優(yōu)先、綠色發(fā)展,矢志不渝提升園林綠化品質,回歸城市建設初心,讓更多人“望得見山,看得見水,記得住鄉(xiāng)愁”,我們定能在惠州大地建設更加美好的幸福家園。 (白璐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