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惠東平山第一小學的文化長廊,孩子們席地而坐,看書、下棋、做游戲。文化長廊以愛國主義教育為核心,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主題,以傳統文化為切入點,布設有名人名言、文明道德、名言警句及學生優(yōu)秀作品。去年,這所創(chuàng)建于1722年的百年老校獲得全國文明校園榮譽稱號。
近年來,惠州市全面推進文明校園創(chuàng)建活動,已有230所學校分別獲得全國、省級和市級文明校園稱號。一所所現代化的文明校園猶如花朵,在惠州各縣(區(qū))次第開放,散發(fā)馨香。
我市各學校開展豐富多彩的文體活動促進學生全面發(fā)展;葜萑請笥浾叻段难 通訊員曾一琦 攝
文明校園創(chuàng)建活動實現全覆蓋
文明校園創(chuàng)建是落實立德樹人任務、培養(yǎng)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的重要途徑。近日,惠州市技師學院等27所學校被授予惠州市文明校園榮譽稱號,這是惠州市精神文明建設委員會在群眾性精神文明創(chuàng)建活動方面授予學校的最高榮譽稱號。
一直以來,惠州市文明辦、市教育局等部門以文明校園創(chuàng)建為抓手,推動全國文明城市創(chuàng)建工作在教育系統深化落實。以領導班子建設好、思想道德建設好、活動陣地好、教師隊伍好、校園文化好、校園環(huán)境好“六好”為標準,創(chuàng)新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,加強師德師風建設,筑牢學校育人主陣地,全面推動全市高校、中小學校文明校園創(chuàng)建工作。
2016年惠州市中小學校就已實現文明校園創(chuàng)建活動全覆蓋,每位師生都成為創(chuàng)建活動的實踐者和受益者,人人皆知、人人參與。在創(chuàng)建文明校園的目標引領下,惠州市各級各類學校創(chuàng)建活動蓬勃開展,取得了扎實的效果和不俗的成績:2017年,惠州市第十一小學金榜分校獲得首屆“全國文明校園”稱號;2020年,惠州市東江高級中學、惠東縣平山第一小學獲得“全國文明校園”稱號。
目前,全市有全國文明校園3所,省級文明校園4所,2021~2023年創(chuàng)建廣東省文明校園先進學校15所,市級文明校園223所。記者了解到,到2023年底,全市縣級以上文明校園占比將達到70%;全市市級以上文明校園占比將達到60%。
市南壇小學實驗學校是2021-2023年創(chuàng)建廣東省文明校園先進學校,在這里,你可以看到記錄學生成長的各種文化展板,看到表彰先進學子的“星光大道”……為鼓勵學生全面發(fā)展,該校積極開展語、數、英、音、體、美課程,提升綜合素養(yǎng)。合唱、豎笛、油畫、版畫、布藝、書法等已走進課堂。
文明實踐需要榜樣引領,我市通過惠州文明網、《惠州日報》、惠州頭條APP等平臺大力宣傳各學校創(chuàng)建文明校園的成果和經驗,為各級各類學校提供可借鑒的經驗。2005年起我市設立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“旭日獎”,已開展了十六屆評選表彰活動,內容涵蓋學生、家長、教師、學校和勞動實踐等方面,共有近6萬名優(yōu)秀教師、學生、家長以及160所學校獲得表彰。
文明校園創(chuàng)建成為精神文明建設響亮品牌
在文明校園創(chuàng)建過程中,惠州市各級各類學校積極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,加強領導班子、思想道德、教師隊伍、校園文化及環(huán)境建設,開展形式多樣、健康向上、格調高雅的校園文化活動,以“一訓三風”(校訓、校風、學風、教風)建設為抓手,突出辦學主體展示,形成一校一主題、一級一品牌、一班一特色。形成健康的師生關系、良好的校園秩序,使文明校園創(chuàng)建工作成為我市精神文明建設的響亮品牌。
市東江高級中學去年獲得“全國文明校園”稱號,自建校以來,該校通過一系列課程改革和德育創(chuàng)新,將“四東文化”的精神內核融入教育教學之中。學校編寫“四東”校本教材,組織“四東文化”主題班會、征文、演講、紅歌會和研學活動,表演大型情景劇《東江潮涌東坡情》,融“四東文化”于體育文化節(jié)和學生生涯規(guī)劃中。該校還積極開展“我為群眾辦實事”實踐活動,與政府相關部門溝通協商,解決了教師停車位緊張的問題;通過建“豐巢”快遞柜,解決學生取快遞擁擠的問題;設立飲水點、電動車充電樁,便利了全校師生員工的生活。
市華羅庚中學獲得“省文明校園”稱號,在這里,人人都是“心育小能手”,全校教師均通過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B證培訓,還有10多名專職心理教師和兼職心理輔導教師為學生心理健康提供專業(yè)保障。該校還強化家校共育,在家;臃矫孢M行探索和創(chuàng)新,成為全市首個成立家庭教育指導中心的學校,拓展教育空間,形成良好的家;訖C制,促進孩子全面發(fā)展。
同樣獲得“省文明校園”稱號的博羅縣龍華中心小學,在育人過程中深入挖掘文化資源,大力弘揚優(yōu)良傳統。龍華陳孝女侍奉雙親終身不嫁的孝義故事流傳千年,學校挖掘當地孝廉文化資源,建立了孝義文化長廊、廉潔文化長廊、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宣傳欄等,加強對師生的孝義廉潔教育,引導師生弘揚敬老孝親的優(yōu)良傳統。還把孝廉文化從課外引入美術、書法等課堂教學中,弘揚孝義廉潔優(yōu)良傳統的同時,打造本校藝術教學特色,營造濃厚的文化氛圍。
記者了解到,惠州各學校還充分利用重大節(jié)慶日,教育引導未成年人自覺把個人夢想與中國夢緊密結合起來,深入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。如利用學雷鋒日、清明、“六一”、“七一”、“十一”等開展相關主題活動,引導未成年人從小立志為實現中國夢而奮斗。
惠州日報記者范文燕